卯靜儒
職稱 教授
姓名 卯靜儒
標籤 課教學群 教社學群
電子郵件 cjmao@ntnu.edu.tw
聯絡電話 (02)7749-3863
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cjmao
研究專長 【課程與教學學群】/【教育社會學學群】:課程社會學、課程原理、教育社會學、多元文化教育

【近期各類學術表現,請參閱:https://ci.ed.ntnu.edu.tw/zh_tw/members/teachers/-%E5%8D%AF%E9%9D%9C%E5%84%92-37825121
年度 論文名稱
2025  卯靜儒(2025)從ANT理論觀點初探課程推動組織的協作邊界物,教育研究月刊,371:42-61。Mao, C.J.(202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Boundary Objects for Cross 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Curriculum Promotion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71: 42-61.
2025  李姍靜、卯靜儒(202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中教師課程知識之探究:以一位國中教師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28(1):107-135。 Li, S. J. & Mao, C.J.(2025) Case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Curriculum Knowledge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28(1):107-135. (TSSCI)
2023  劉榮盼、卯靜儒 (2023)專題探究課程歷史演變與國際趨勢。教育研究月刊,354:120-136。Liu, R. P. & Mao, C. J.(2023).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54: 120-136.
2023  洪郁婷、卯靜儒 (2023)批判教育學視角的課程反思與實踐:以三位國文科社群教師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8(2),173─202。(TSSCI) Hung, Y.T. & Mao, C.J. (2023)Teachers’ Curriculum Reflections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Pedagogy: Taking Three Mandarin Teachers of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or Examp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68(2),173─202. (TSSCI)
2023  洪郁婷、卯靜儒 (2023)教師建構學生內容知識之探究:以國中國文科教學實踐為例。課程與教學研究季刊, 26(1), 105-134. (TSSCI) Hung, Y.T. & Mao, C.J. (2023) How Teachers Construct Knowledge of Content and Students: A Case Study on Middle School Mandarin Teaching Practic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26(1), 105-134. (TSSCI)
年度 論文名稱
2024  Mao, C. J. (2024). Explor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a Taiwanese High School'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 Actor-Network Theory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4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24. Held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Australia.1-5 Dec. 2024.
2024  卯靜儒(2024).為幸福搭橋:學校課室教學作為一種民主生活想像的提案。引言於課程與教學專題座談。面向不確定時代:打造教育的幸福工程。教育系國際學術研討會。11/23─24.台北。“Building Bridges for Happiness: A Proposal for Classroom Teaching as an Imagination of Democratic Life”.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the Annual Conference on Facing an Era of Uncertainty: Constructing the Happiness Project in Education. November 23–24,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2024  Mao, C. J. (2024). From reforming curriculum to restructuring school: bearing social imaginary in develop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ERA Conference 2024 and WERA Focal Meeting, held on the 8 September 2024 to 12 September 2024, at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職稱/擔任之工作 計畫期間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2021 從ANT理論的邊界物觀點探究一個課程推動組織協作的歷程與效果 】:NSTC 113-2410-H-003 -105 -MY3 主持人 國科會補助
服務機關名稱 單位 職務 期間
瑩光教育協會 理事 2025.01 ~ 迄今
臺灣師範大學暨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專任教授 2024.02 ~ 迄今
教育部門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教育學 召集人 2023.01 ~ 迄今
國教署 普通高中學科中心 工作圈召集人 2022.08 ~ 迄今
教育部 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諮詢會 委員 2022.01 ~ 2023.12
國科會 臺灣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平台(TOAJ) 諮詢委員 2022.01 ~ 迄今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編輯委員、客座主編 2022.01 ~ 迄今
國教署 普通高中學科中心 工作圈副召集人 2021.07 ~ 2022.07
國科會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執行委員 2021.01 ~ 2023.12
教育部 顧問 2021.01 ~ 2022.12
教育 部公費留學審議會 委員 2021.01 ~ 2022.01
亞太師資教育學會 常務理事 2020.09 ~ 迄今
台灣教育學術聯盟 秘書長 2020.01 ~ 2023.0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 副院長 2019.08 ~ 2023.01
教育部 教學實踐研究教育學門 副召集人 2018.09 ~ 2021.01
教育學刊 編輯委員 2018.08 ~ 2020.01
國教署 學科中心工作圈 諮詢委員 2018.06 ~ 2019.01
台北市教育局高中課程與教學工作圈 2018.06 ~ 迄今
教育部 協作中心 規劃委員 2016.08 ~ 2022.07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編輯委員、客座主編 2016.01 ~ 2020.01
清華教育學報 編輯委員 2016.01 ~ 2019.01
教育研究集刊 總編輯 2015.08 ~ 2021.12
臺灣師範大學 副教務長 2015.08 ~ 2018.02
臺灣師範大學 教學發展中心 主任 2015.08 ~ 2018.02
臺灣高等教育專業發展網絡 理事 2015.01 ~ 2017.01
教育研究集刊 編輯委員 2014.01 ~ 2015.01
當代教育研究期刊 編輯委員 2012.01 ~ 2015.12
教育實踐與研究期刊 編輯委員 2011.01 ~ 2012.12
教育研究集刊 編輯委員 2007.01 ~ 2011.01
臺灣教育社會學會 理事 2005.01 ~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