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13 | Plato理想国与 Gilman她乡乌托邦主张及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期刊, 58 |
2011 | C. Macaulay『两性平等』人性观与教育学说, 教育研究集刊, 57 |
2011 | B. Readings论现代大学的理念基础及发展,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11 | 「Bill Readings论大学的教学,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11 | C. Macaulay『两性平等』人性观与教育学说, 教育研究集刊, 57辑 |
2011 | 「压迫者教育学内涵初探」, 市北教育学刊, 必填字段 |
2010 | 丹尼欧.贝尔论社会变迁对通识教育的影响,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10 | 走在钢索上的天才─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赏析, 中等教育, 61 |
2010 | 教师发展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10 | 赫钦思论美国高等教育的困境, 必填字段, 必填字段 |
2009 | 从文化资本到次文化资本─当代青少年次文化研究的新取向, 初等教育学刊, 必填字段 |
2009 | 路易士(H. R. Lewis),论大学中的沟通、竞争与合作,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09 | 师培有品,教育有品─寻找师资机构发展的蓝海策略, 中等教育, 60 |
2009 | 教育人─博雅教育的新典范」(书评), 当代教育研究, 17 |
2008 | 「玛西街的奇蹟─电影《艾美的世界》人性改变的关键, 中等教育季刊, 59 |
2008 | 《哈佛红皮书》论中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08 | 〈海角七号〉中的短暂与永恒, 中等教育季刊, 59 |
2007 | 教育学门调查计画成果报告:初步分析, 人文与社会科学短信, 8 |
2007 | 「关怀弱势、从根做起──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Paulo Freire教育思想引介,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07 | 福勒克斯纳(A. Flexner)论英国的大学,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07 | 美感教育对于教师品格之提昇─以教育电影之教师形象为例, 教育资料与研究, 必填字段 |
2007 | 将女人还给历史─文艺复兴时期Christine de Pizan两性教育思想之探究, 教育研究集刊, 53辑 |
2006 | J. Huizinga游戏人的观念在教育美学上的启迪, 中等教育双月刊, 57 |
2006 | 〈抽象性学科之教育里的审美的面向〉述评, 中等教育双月刊, 57 |
2005 | 台湾社会中教师道德形象的研究, 师资培训研究, 必填字段 |
2005 | 一个教师对品格教育的思索─谈《天之骄子》中教师的失败, 中等教育双月刊, 56 |
2005 | 香料小宇宙──电影香料共和国中的人生哲学, 中等教育双月刊, 56 |
2005 | 为生而死─电影点燃生命之海中对于自由的追寻, 必填字段, 56 |
2005 | 从次文化研究到后次文化研究──谈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变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 中等教育双月刊, 56 |
2005 | 批判取向教育哲学的发展、议题及展望, 教育资料与研究, 必填字段 |
1995 | 「课程研究中现象学式的探究─对于生活世界的知觉」, 今日教育, 必填字段 |
1994 | 军官与魔鬼─封闭体制中价值冲突与调适的省思, 社教双月刊, 必填字段 |
1993 | 「雅斯培教育思想及其超越哲学对于教育的启示」, 台湾教育, 必填字段 |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11 | 母职概念的历史分析─以Catharine Beecher女子教育思想为例, 杨深坑国家讲座教授六秩晋六祝寿暨教育学研究与师资培育学研讨会, 台中, , 2011-07-31-2011-08-01 |
2010 | 杜威(J. Dewey)与吉尔曼(C. P. Gilman)的女子教育学说之比较研究, 第四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 台北, , 2010-10-20-2010-10-20 |
2010 | M. Wollstonecraft与C. Macaulay女子「理性教育计画」之比较研究, 99年度访问学者学术交流会, 台北, , 2010-07-20-2010-07-20 |
2008 | Philosopher Queens到Natural Women-Susan Moller Okin 对于Plato及Rousseau女性论述的分析, 教育哲学圆桌论坛, 中坜, , 2008-12-25-2008-12-25 |
2006 | 「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之规划」专案,台湾师大与侨大整合后强化未来发展计画成果报告, 台湾师大与侨大整合后强化未来发展计画成果发表, 台北, , 2006-12-17-2006-12-17 |
批判取向教育哲学的发展, 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市 | |
教育电影中的人物及叙事分析—以教师形象为例, 研究方法的反省与前瞻, 台北 | |
马库色人性解放美学及其在教育美学上的蕴义, 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 | |
电影与教育─教育电影中教育形象的分析, 教育改革与师资培育学术研讨会, 南投 | |
从文化资本到次文化资本─当代青少年次文化研究的新取向, 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教育改革微观分析国际学术研讨会」, 淡水 | |
从我国教育实习的现况分析专业发展学校施行之可行性, 迈向卓越教育国际研讨会, 台北 | |
从妇女之城到君王明鉴──Christine de Pizan两性教育思想之探究, 2006年中国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北京 | |
教育学门热门及前瞻学术研究议题调查计画(Ⅰ)成果报告(教育学领域), 2006年教育学门热门及前瞻学术研究议题调查计画说明会, 必填字段 | |
艺术、救赎与教育─文化工业下的省思及希望, 教育美学系列演讲, 基隆 | |
Froebel《人的教育》导读(I),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 | |
Froebel《人的教育》导读(II),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 | |
Froebel《人的教育》导读(III),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 | |
Froebel《人的教育》导读(IV),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哲学研讨会, 台北 | |
压迫者教育学内涵初探, 中国教育哲学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 上海 | |
从艾略特的教育思想看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 必填字段 | |
Maxine Greene 「教师即陌生人」教师哲学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蕴义, 「美学取向课程与教学之理论建构与应用」学术论坛, 台北 | |
Maxine Greene「教师即陌生人」思想及其在课程美学理论建构及实践的启示, 「美学取向课程与教学之理论建构与应用」学术论坛必填字段, 必填字段 | |
教育与乌托邦─西方乌托邦教育思想文献初探,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 山东 | |
批判教育学新近的发展及争议─兼论Gur-Ze’ev的「反向教育」观念, 2011年当代教育哲学论坛暨郭实渝教授荣退纪念研讨会, 台中 |
年度 | 计画名称 | 职称/担任之工作 | 计画期间 | 补助/委讬或合作机构 |
---|---|---|---|---|
2017 | F. Fénelon女子教育学说探究─兼论与J.-J. Rousseau的比较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6 | 从泛智论(Pansophism)到泛教育学(Pampaedia) ─Comenius的「教育乌托邦」 思想探究 | 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5 | 从君王明鑑到乌托邦──Machiavelli与More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4 | 泛智论与乌托邦教育思想关系之研究 ─以J. V. Andreae《基督城》为对象之考察 | 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2 | 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规划。台湾师大与侨大整合后强化未来发展计画 | 协同/共同主持人 | 2012.08 ~ 2012.08 | 教育部 |
2012 | 乌托邦中的教育精神 ─以F. Bacon的《新大西洋城》及T. Campanella的《太阳城》为例 | 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1 | 教育与乌托邦─Plato《理想国》与Gilman《她乡》乌托邦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国科会 |
2011 | 教育与乌托邦─Plato《理想国》与Gilman《她乡》乌托邦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10 | 杜威(John Dewey)与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女子教育学说之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国科会 |
2010 | 教育与乌托邦─Plato《理想国》与Gilman《她乡》乌托邦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国科会 |
2010 | 杜威(John Dewey)与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女子教育学说之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9 | 受压迫者教育学内涵之探究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国科会 |
2009 | 杜威(John Dewey)与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女子教育学说之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国科会 |
2009 | 压迫者教育学内涵之探究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8 | 母职概念的历史分析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7 | 国科会 |
2008 | 「母职」概念的历史分析─以Catherine Beecher教育思想为例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7 | Catharine Macaulay与Mary Wollstonecraft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7 | 国科会 |
2007 | Catharine Macaulay与 Mary Wollstonecraft 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6 | 台湾师大与侨大整合后强化未来发展研究─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规划 | 协同/共同主持人 | 2006.01 ~ 2006.12 | 教育部 |
2006 | Christian de Pizan在妇女城及身体政治的教育思想研究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国科会 |
2006 | Christine de Pizan在《妇女城》及《身体政治》的教育思想研究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国科会 |
2006 | Christine de Pizan在《妇女城》及《身体政治》的教育思想研究 | 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5 | 电影中的教师─从教育电影中探讨现代教师的形象问题必填字段 | 主持人 | 2004.08 ~ 2005.07 | 国科会 |
2005 | 电影中的教师─从教育电影中探讨现代教师的形象问题 | 主持人 | 2004.08 ~ 2005.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5 | 《教师即陌生人》译注计画 (Maxine Greene, 《Teacher as Stranger》 | 主持人 | 2003.08 ~ 2005.10 | 国科会 |
2004 | 电影与教师─从教育电影中探讨现代教师的形象问题 | 主持人 | 2004.08 ~ 2004.07 | 国科会 |
2004 | 必填字段现代社会中的教师德行与教育专业伦理─德行论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 主持人 | 2003.08 ~ 2004.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2003 | 现代社会中的教师德行与教育专业伦理 | 主持人 | 2003.08 ~ 2003.07 | 国科会 |
2003 | 规训与体罚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国科会 |
2001 | 宗教教育对于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影响之评估 | 主持人 | 2000.08 ~ 2001.07 | 国科会 |
「母职」概念的历史分析─以Catherine Beecher教育思想为例。 | 必填字段 | 2012.08 ~ 迄今 | 国科会 | |
必填字段 | 必填字段 | 2012.08 ~ 迄今 | 教育部 | |
乌托邦中的教育精神 ─以F. Bacon的《新大西洋城》及T. Campanella的《太阳城》为例 | 主持人 | 2011.08 ~ 迄今 | 国科会 |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96学年度第1学期大一学生修习第二专长情形硏究报告 | 协同/共同主持人 | 2008.01 ~ 迄今 | 必填字段 | |
师资培育政策白皮书规划研究 | 分项计画主持人 | 教育部 | ||
Catharine Macaulay 与Mary Wollstonecraft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其他 | ||
教育学门热门及前瞻学研究议题调查规划案 | 分项计画主持人 | 其他 | ||
教育学门热门及前瞻学术研究议题调查规划案(Ⅱ) | 必填字段 | 教育部 | ||
压迫者教育学内涵之探究 | 总主持人 | 国科会 | ||
《The Education of Man》(Ch.3)(by Froebel),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名着研读会。必填字段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Report Of The Harvard Committee》(Ch. 4)(by J. B. Conant),通识教育经典典借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The Education of Man》(Ch.4)(by Froebel),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名着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Ch. 3),通识教育经典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The Reforming of General Education》(ch.3),通识教育经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The Reforming of General Education》(ch.3),通识教育经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Sex, Gender, and the Body」,台湾师大教育哲学经典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ch.2),通识教育经典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University in Ruins》(Ch.4),通识教育经典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University in Ruins》(Ch.10),通识教育经典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 ||
《Rethinking Liberal Education》(Ch.1),通识教育经典典籍研读会 | 必填字段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