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25 | Chen, Y.-L. (2025, accepte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extreme moral exemplars: The significance of moral saints and heroes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 https://doi.org/10.1093/jopedu/qhaf008 (NSTC grant number 109-2628-H-003-006-MY2) |
2025 | 「改邪归正」如何可能?道德顿悟及品德教育的可能作为。, 教育科学研究期刊,未定。(已接受)。(TSSCI)。国科会:113-2628-H-003-005-MY2。 |
2024 | 陈伊琳(2024.4)。品德教育涉及的「敬畏」初探: 又敬又畏?应用伦理评论,76,77-103。 |
2024 | 陈伊琳(2024.12)。Hindsight in storytelling: Narrative, moral identit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说故事中的后见之明:叙事、道德认同与品德教育)。教育学刊,63,1-41。, https://doi.org/10.53106/156335272024120063001(TSSCI) |
2023 | 陈伊琳(2023)。「以友辅仁」新诠:羞耻在Aristotle友爱观中的积极意义。教育科学研究期刊,68(1),137-165。(TSSCI, SCOPUS) |
2023 | 陈伊琳。道德钦佩感的价值、疑虑与品德教育启示—楷模主义的观点。当代教育研究季刊,31(4),3-40。(TSSCI, SCOPUS) |
2023 | 陈伊琳(2023)。书评:评介《幸福繁盛作为 教育目的:新亚里斯多德式的观点》。教育研究集刊,69(2),129-140。 |
2022 | 陈伊琳(2022a)。亚理斯多德观点下的友爱/友谊与幸福人生。生命教育研究,14(2),1-33。 |
2022 | 陈伊琳(2022b)。从M. C. Nussbaum能力取径观点论国家面对个人追求幸福的角色与教育的重要性。台北市立大学学报(教育类),53(2),31-52。 |
2022 | 陈伊琳(2022c)。亟需「化零为整」的品格教育:道德认同的转向及其对品格教育的启示。教育科学研究期刊,67(4),255-283(TSSCI, SCOPUS) |
2021 | Paul H. Hirst道德教育论述探析, 台湾教育哲学, 5, pp36-60 |
2021 | 见贤就思齐吗?三种情绪反应的意涵及其对道德楷模教育的启示, 教育学刊(TSSCI) |
2020 | Urmson超义务理念评析及其品德教育蕴义,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28(TSSCI, SCOUPS) |
2020 | 评介《品格教育在英国的崛起:英雄、魔龙与品格迷思》,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28 |
2019 | 在师培中失陪?反思教育哲学教学在台湾师资培育课程中的定位, 台湾教育哲学, 3 |
2019 | Ian Morris幸福课程的哲学检视, 教育研究集刊, 65(TSSCI, SCOUPS) |
2018 | 重访德与福的关系:正向心理学的新诠释及其对品德格教育的启示,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26(TSSCI, SCOUPS) |
2018 | 英国品格教育现况评析及其对台湾品德教育的启示, 中等教育, 69 |
2018 | 书评:评介《亚里斯多德式品格教育》,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26 |
2018 | 《雄辩家与哲学家--博雅教育思想史》(6)--雄辩传统与哲学传统在美国的对垒, 通识在线, 77 |
2018 | 英国教育哲学新近研究趋势--教育哲学期刊(2007-2011)研究主题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 2018 |
2017 | 《派代亚计画:派代亚教育宣言》(二):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谋求生计、美好生活与民主社会, 通识在线, 69 |
2017 | 天主教哲学的再兴, 通识在线, 必填字段 |
2016 | Michael Oakeshott论博雅教育及大学教育, 哲学与文化, 43(AHCI) |
2016 | 天主教哲学的再生, 通识在线, 65 |
2016 | Aristotle幸福论观点下的致福之道与幸福的脆弱性─幸福、运气与品德教育, 教育研究集刊, 62(TSSCI, SCOUPS) |
2016 | 师资生品德教育?为何要?怎么做?, 台大教育实习辅导通讯, 75 |
2015 | 欧美国家品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学概况, 中等教育, 66 |
2015 | A situationist lesson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Re-conceptualising the inculcation of virtues by converting local virtues to more global one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9 (SSCI) |
2014 | 品格长处与德行在促成个体幸福/快乐中的角色:评介M. E. P. Seligman着、洪兰译《真实的快乐》(Authentic Happiness), 教育资料与研究季刊, 115 |
2014 | Hutchins学院的追思弥撒, 通识在线, 55 |
2014 | 为何(学校)教师应该要有德?教师道德素质与品德之重要性, 台大教育实习辅导通讯, 68 |
2013 | The doctrine of the unity of the virtu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aracter education.(德行一体说对于品格教育的启示), 教育研究集刊, 59(TSSCI, SCOUPS) |
2013 | How moral luck challenges the notion that individua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moral) character(可要求个人为品格负责吗?道德运气对于个体品格责任的挑战), 教育研究集刊, 59(TSSCI, SCOUPS) |
2013 | Can an individual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her own personal (moral) character: How moral luck challenges the notion that individua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moral) character, 教育研究集刊, 59(TSSCI, SCOUPS) |
2013 | 追求真理的妇女研究, 通识在线, 47 |
2013 | A missing piece of contemporary character education puzzle: The individualisation of characte,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32(SSCI) |
2012 |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characterising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 inculcation of virtues.(以「德目教学」界定「品格教育」之适当性探讨), 当代教育研究, 20(TSSCI, SCOUPS) |
2012 | 品格教育是什么?, 台大教育实习辅导通讯, 62 |
2011 | Harman与Doris社会心理学情境论与德行伦理学的品格辩论及其对品格教育的启示, 教育研究集刊, 57(TSSCI, SCOUPS) |
2011 | 品格特质归因与评量之可行性与做法的哲学省思。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 62 |
2008 | 通识教育中的品格教育—简介Peter Goldie《论人格》一书, 通识在线, 17 |
2008 | 英国适性化学习政策分析, 教育资料集刊, 38 |
2008 | 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反省—证成、定义与评鑑, 中等教育, 59 |
2005 | 教育学(含体育学与图书资讯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简介(Ⅰ)—教育哲学与教育理论领域国际期刊, 人文与社会科学短信, 7 |
2005 | 英语系国家唯一SSCI教育哲学期刊—《教育哲学期刊》近五年(2000-2004)论文内容分析, 教育资料与研究, 66 |
2004 | 情绪是什么?—哲学观点的探讨, 教育研究资讯, 12 |
2004 | 波柏的进化知识论及三个世界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中等教育, 55 |
年度 | 论文名称 |
---|---|
2024 | Chen, Y.-L. (2024, August, 2).叙事、提升感、道德美感与品德教育—以电影赏析为例(Narrative, Elevation, Moral Beaut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Taking Film As An Example). Presented at XXV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Philosophy across Boundaries, Rome, Italy. |
2024 | 2024年,陈伊琳(2024,6月7-8日)。说故事与后见之明:叙事、道德认同与品德教育。发表于2024 教育政策与教育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台湾教育哲学学年会,屏东。 |
2023 | Chen, Y.-L. (2023, June 2-6). Narrative, moral identity,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oster presentation at the 17th annual APNME (Asia-Pacific Networking for Mor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n Joetsu, Japan. |
2022 | Chen, Y.-L. (July 23, 2022). Needed: “Assembling the parts into a whole” The idea of moral ident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Moral Development & Moral Education in Global Transition: Celebrating 50 Years of 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held by the 48th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the 16th Asia-Pacific Network for Moral Education及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Manchester, UK, July 20-23 (online presentation)。 |
2022 | 陈伊琳(2022.6.11)。全球伦理下的人格教育课题初探。人格建构工程学研究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合办之「全球伦理与生态文明脉络下的人格教育研讨会」,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一会议室(线上发表)。 |
2021 | 陈伊琳(2021.12.18)。见贤就思齐?对楷模教育及学校推举模范生的省思。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与中央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合办之「哲学视野中的教育理念与实务」论坛。(线上会议)。 |
2021 | 陈伊琳(2021.11.26)。见贤就思齐﹖道德认同与抱负性道德:Zagzebski及《论语》楷模主义的德育蕴义衍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办之教育学术团体联合年会暨预见教育2030:风险时代的教育价值、反思与行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市:台师大教育系(采线上进行)。 |
2021 | 陈伊琳(2021.10.20)。以友辅仁:朋友、羞耻与德行重估。中国哲学学会举办之危机时代的哲学—「后」疫情时期的反思。台南市:成功大学文学院。 |
2020 | 见贤就思齐?道德楷模教育如何可能—从钦佩、好胜心到思齐, 2020中国哲学会「台湾社会的多元发展与融合」学术学术研讨会, 台湾大学思源校区哲学系, , 2020-11-28-2020-11-29 |
2020 | 见贤就思齐?思齐心如何培养?, 未来教育的哲学省思研讨会第四届台湾教育哲学学会学术研讨会,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 2020-11-07-2020-11-07 |
2019 | Emulating the virtuou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moral models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oral saints and heroes, The 13th Annual APNME Conference: Moral Edu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Bali, Indonesia, , 2019-06-25-2019-06-30 |
2019 | 幸福可以教吗?Ian Morris幸福课程的哲学检视及其教育意义, 台湾教育哲学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 中正大学, , 2019-04-19-2019-04-20 |
2019 | Confucian virtue ethics and Confucian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7th conference of the 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and Virtues, Oriel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 2019-01-03-2019-01-05 |
2018 | 从适应性偏好与幸福概念浅谈弹性薪资, 中国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山西大学 太原市, , 2018-09-21-2018-09-23 |
2018 | 叙事文学阅读的通识教育价值—M. C. Nussbaum的观点, 大学通识教育论坛, 中国 贵州省, , 2018-05-16-2018-05-17 |
2018 | Is the teaching of a Well-Being Curriculum educationally justifiable?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Ian Morris’s happiness curriculum in two versions, APNME 2018 Conference, 台湾高雄市, , 2018-04-25-2018-04-30 |
2018 | 从德行伦理学谈品德教育, 第二届台湾教育哲学学会年会, 台北市立大学位, , 2018-03-09-2018-03-10 |
2017 | 有德就有福吗? Aristotle的观点, 教育学新兴议题早读会, 台湾师范大学, , 2017-12-28-2017-12-28 |
重访德与福的关系:正向心理学的新诠释及其对品德/格教育的启示, 台北市立大学教育与哲学研讨会, 台北市 |
年度 | 书名 |
---|---|
2024 | 陈伊琳(2024付梓中)。道德美感与电影欣赏教学:以辛德勒的名单为例。载于李岗(主编),美学思考与欣赏教学(页133-160)。五南。 |
2021 | Confucian virtue ethics and Confucian character education. |
2020 | 陈伊琳(2020)。品德教育是什么?为何应该做?怎么做?载于王俊彬(主编),素养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的探究与转化(页157-170)。台北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ISBN/ISSN:9789869835985 |
2018 | 陈伊琳(2018.12)。有德就有福吗?Aristotle的观点。载于林逢祺、洪仁进主编,教育的密码:教育学核心议题(二)(页码151-176)。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9975-7) |
2018 | 陈伊琳(2018.11)。教育4.0时代不可取代的教师角色:适应性偏好对个体幸福的蕴义。载于迈向教育4.0智慧学校的想像与建构(页码267-304)。台北市:学富文化。(ISBN:978-986-5713-60-7) |
2018 | 陈伊琳(2018.4)。Michael Oakeshott论大学教育的博雅特性。载于通识在线杂志社(编着),哲学大师的通识教育思想(页213-242)。台北市:开学文化。(ISBN:9789869551946) |
年度 | 计画名称 | 参与人 | 职称/担任之工作 | 计画期间 | 补助/委讬或合作机构 |
---|---|---|---|---|---|
2024 | 2025年,「改邪归正」如何可能?顿悟、敬畏与品格教育,202508~2026.07。国科会。 | 计画主持人 | |||
2024 | 2024年,「改邪归正」如何可能?顿悟、敬畏与品格教育,2024.08~2025.07,国科会 | 计画主持人 | |||
2023 | 有故事的人:从听/读/看(别人的)故事到说/写(自己的)故事—叙事、道德认同与品德教育(第二年) | 计画主持人 | 2023.08 ~ 2024.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22 | 有故事的人:从听/读/看(别人的)故事到说/写(自己的)故事—叙事、道德认同与品德教育(第一年) | 计画主持人 | 2022.08 ~ 2023.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21 | 见贤就思齐?道德认同与抱负性道德:Zagzebski及《论语》楷模主义的德育蕴义衍释(第二年) | 计画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20 | 见贤就思齐?道德认同与抱负性道德:Zagzebski及《论语》楷模主义的德育蕴义衍释(第一年) | 计画主持人 | 2020.08 ~ 2021.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9 | 孔子伦理学暨品格教育与Aristotle伦理学暨品格教育的比较研究 | 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8 | 见贤思齐:道德楷模之教育价值探究—聚焦于道德圣人与道德英雄 | 计画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7 | 适应性偏好、自主、幸福与教育 | 计画主持人 | 2017.08 ~ 2018.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6 | 105学年度教育部补助师资培育之大学精致特色发展计画—子计画三: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日本国中道德教科书内容分析:德育教材、教法与评量研析 | 分项计画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教育部 | |
2016 | 析论教育在Nussbaum能力取径中的枢纽角色及其教育启示 | 计画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5 | 社会正义与教育幸福—运气/机运对个体追求幸福的挑战—从Aristotle幸福论到Nussbaum能力取径理论 | 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4 | 英国幸福课程的哲学检视—对我国十二年国教「适性扬才」教育论述的启示 | 计画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 |
2013 | 我为什么应该要有德?正向心理学与亚里斯多德幸福论对于「德行与幸福」两者关系之说明的比较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 计画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科技部(原国科会) |